女童性侵的背后,我们还要走多久
BC Talks
伤害不可逆
很多共识要形成
嘉
年
华
上周日,电影《嘉年华》于百老汇电影中心举行点映,这部关于女童性侵案题材的新片,在文本之外的社会性层面,也再次引发公众对女性性侵话题的关注和讨论。
此次点映活动在电影放映结束后,“女童保护”组织的孙雪梅老师讲述了有关于性侵案件的数据和案例,以及我们可以采取预防和应对的措施,还包括媒体和舆论对于事件的影响。
《嘉年华》中关于性侵事件的呈现具有一定代表性,不仅仅是从家庭、司法和施害者三方,影片中被架空的海滨小城,有着某种社会环境和价值取向的普适性,这或许也是影片主题的部分意义所在。
地点:百老汇电影中心 2厅
时间:2017.11.19
嘉宾:孙雪梅(女童保护)
孙雪梅:
大家好,我是来自“女童保护”组织的孙雪梅,看了这个影片以后,我突然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今天这个电影里面,有几次让你感觉特别心痛?
有几点我是感受很深,一个是她妈妈打了她一巴掌,还有就是她躲在那个小屋子里,以及后来她妈妈把她的头发全部剪掉。其实有好多地方都让人很心痛,但是你们知道吗,其实这不是只在电影里发生的,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太多了。
所以其实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统计的一些数据一些案例,来告诉大家这样的事件不只是发生在电影里。
每一起案件走到司法程序背后有7起案例的发生。
很可能大家会说,性侵儿童的案件离我们很远。在我的潜意识里,很多年前,四年前我发现女童保护之前,以往我依然觉得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但是当我开始接触这一类案列之后,真的是越来越多,为什么?
其实我的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的案例,2013年5月的时候,当年发生的是海南万宁校长带学生开房案,校长和一个住建局的局长两人带着小学六年级的6名女学生开房,当时引起了社会极大的恐慌,而没想到的是,接下来20天一共曝光了8起性侵女童的案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全国的百名女记者发起了“女童保护”组织,分析了大量案例,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儿童为什么会发生性侵?
首先肯定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它有家长监护的缺失,就像这个案例里面,我们也看到了她的妈妈对她监管确实不到位,她父母也不怎么在身边,为什么监护会缺失,有的案例里父母在身边也会发生,就是家长的意识和孩子的意识都很缺乏,我想跟大家说一组数据,在2013年到2016年,我们“女童保护”统计的数据显示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就有1401起,受害人超过2568人。
曝光数据还是少的,我再给大家说一组最高人民法院的数据,这是已经到法院审理结案的,过去的4年,13到16年一共有10782起,换算一下,这种猥亵儿童案平均每天超过7起,猥亵儿童还只是一部分,如果是强奸罪,受害人是幼女的还没有包含在内,所以你就想想这个数字是多么庞大。
而且有专家是有评估,这类隐案率非常高,就像这个案子,如果说最后没有调查出来,没有各种各样事件发生,导致事情曝光出来,也是不会走到法院起诉审理这个环节的,所以专家预估这个隐案率是1:7,每一起案件走到司法程序背后有7起案例的发生。
有一位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他向世卫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里面就有提到:中国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差不多有百分之二十的孩子,不光是女童,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性侵,不同程度并不是说都是强奸,有的是相对轻度的,但是对孩子来说也有很大的伤害。
在看到这些案例的同时,我们的大众存在哪些误区呢?比如说男孩子不可能遭遇性侵,是这样的吗?“女童保护”统计的13年到16年这4年,每一年都有男童遭遇性侵的案例,在2016年的778名受害者中有59名是男童,而且男童遭遇性侵更隐蔽,因为有人说是在逗孩子,有的地方是有些陋习,他们不一定在法律上违法,但对孩子有伤害或心理阴影。
比如有陋习是去弹小男孩的下体,所以身边有这样遭遇的时候,家长完全可以理直气壮跟对方翻脸,不要碍于面子。说到男童,其实还有非常严重的,比如说在湖北发生的,男童在遭遇性侵以后患上了非常严重的性病尖锐湿疣。
而且有案例表明如果男童遭遇性侵的话,有可能他的性取向会发生改变,我们当然不是歧视性少数,但是如果是遭遇性侵后发生的改变,那说明这个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还有人说孩子还小,不可能遭遇性侵,我们看的这个电影是比较典型的,这个孩子是十一二岁,小学高年级或初中。案例表明太多了,最小的遭遇性侵的孩子知道多大吗?两个多月!你们能想象吗?而且发生在上海,是上海的法院公布的,而且今年浙男子江宁波发生的案例是16个月大的女婴被她妈妈同一个菜市场卖菜的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性侵。
还有前年发生在福建南坪的6个月大的女婴,所以并不是说只有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才可能遭遇到性侵,7到14岁是受到伤害最多的,但7岁以下也有很多,并不是说孩子大一点以后才需要预防。
还有人会问,性侵的人是不是都是陌生人,当然不是,现实当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性侵的施害者都是熟人,“女童保护”统计的数据在过去的几年里,2014年是公开曝光最高的,87.87%都是熟人,在熟人里面有哪些呢?
有老师、有校长、有家长的朋友,所谓引狼入室的,还有邻居、亲人,这里面有一个数据最为惊人的是,2016年我们统计的数据里,433起曝光的案例其中有300起始熟人作案,300起里头又有30起始家庭成员的性侵。
很多事情是不可逆的,尤其这种伤害。
这个是很多人会震惊想不到的,因为家庭成员里包括继父、亲生爷爷,甚至哥哥,还有亲人舅舅姑父这些都没算在内,我们当然不是说身边的人都是坏人,要对这个世界冷漠,但是我们说了要告诉孩子什么,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做了某些行为,他就是坏人。
这些也会贯穿在我们对孩子的教学里面,那还有什么误区呢?性侵的人都会使用暴力吗?是这样吗?有一些是有暴力的成分,但是绝大多数并不使用暴力,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孩子走在小树林边,突然蹦出一个人对她进行了伤害,并非如此,很多都是通过引诱哄骗,拿些东西给孩子,钱、苹果什么。
像在宁夏一个教学点的老师性侵孩子,就是给孩子5毛钱1块钱,孩子都非常小,那个学校就只有那一个老师,无法无天,你看到这些案例会非常气愤,所以说性侵孩子的人也并非都使用暴力。
还有什么呢?还有人会说,是不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比如说人在书包在,书包不在人就别回来了,但事实上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当真正出现生命危险的时候是不是生命比财产更重要,所以这也是我们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误区。
我看今天在座的年轻人居多,很多人应该还没有孩子,体会不会那么深,但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如果说去问我们身边的人,差不多5个人中会有一个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性侵或骚扰,所以真的是遍地都在,当然女童会更多,有社会结构价值取向这些影响。
我们在座的未来都可能成为家长,知道怎么教孩子预防性侵吗?大家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吗?我们并不是说身边都是坏人,一切都是预防大于后期的治理,因为等事情发生以后,很多事情是不可逆的,尤其这种伤害。
我们看到《嘉年华》里边的小文受到的伤害,没有具体的展现,但你看她吓得在屋子里躲起来,包括她见了那人她赶紧离开,阴影是用一种很隐晦的方式体现的,而且我们看到电影里的结局是往好的方面去说的,如果不往好的方面说播不了,对吧。
但在生活中你们知道吗?大量的案例是没有这样美好结局的,给你们说一个在广西百色的案例,广西百色助学网的负责人以发助学金的名义性侵了大量女童,还把这些女童介绍给那些老板,这个案子出来指证的3个最后也都不敢了,因为发生了多年,结果那个人是去坐牢了,但是没有发生一分钱的民事赔偿。
对于孩子而言,这种伤害难道只有身体上的吗?比如这两个孩子,难道只是处女膜受到伤害吗?其实心理伤害更大,但是她们没有得到任何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民事赔偿在法律上除了医院治疗以外的费用,像去做心理疏导这类是没有经济支持的。
在电影里面,一个男警察问她,你说说他是怎么强奸你的,你们认为这样对孩子有二次伤害吗?我看到了,这就是现实的写照,如果哪个村里发生性侵的案例,警车滴滴滴开过去,一个男的就这么问,你跟我说说细节。
这些都是我们在执法过程中非常没有人性化的地方,所以“女童保护”也在致力于推动这些改变,每年两会之前,我们都会召开一个“女童保护”的代表委员座谈会,一个是发布报告,告诉大家一些新的特点,告诉大家熟人作案有多少,现在又有一些新的作案手法是什么,同时让人大代表把我们的声音和建议提上去。
首先要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
是坏人犯的错。
我们希望这样类似的案件发生的时候,我们有一站式的询问中心,有女性陪同,有心理咨询师陪同全部口供只录一遍,如果不是有证据瑕疵的情况下,公检法司都用一套录音录像,而不是说这次你来说一遍,下次来再说一遍,那这一次次对孩子的伤害谁管啊!
这是很多人可能不太注意的细节,让我们看江苏淮安、北京海淀已经在尝试,但全国的大部分地方是没有的,所以要做这样的复制。然后我们再回来想那个妈妈,当她知道自己的女儿遭遇性侵的时候,她第一反应竟然是打自己的孩子,这也是我们在课堂上跟家长讲的。
我们首先要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是坏人犯的错,是他应该受到惩罚,之后即使你很伤心难过,不能在孩子面前哭、闹,因为你觉得天塌了对孩子来说那才是天塌了呢,把她推向另外一个深渊了,如果家长你都觉得管不了,对孩子而言就更是没有办法了,这个妈妈是真的非常不合格的,她打女儿,把女儿的裙子全部扔掉,包括后来的那些做法,女儿都不敢跟她交流……
现实中有很多,我在去年的9月接到了一个,她是不断的上访的,当时她打电话,我是刚生完孩子做月子之后,但我还是见了她,因为她的女儿确实受到性侵,她是为了这个事在上访,结果见了以后,这个现实比这个里的妈妈还要过分,她就不断的在哭诉,不断的在讲述这件事,她女儿遭受性侵时4岁,现在女儿10岁了,没上户口,没上学,不断的当着这个女儿的面就说。
我一直觉得不合适,我说大姐你能不能不要在孩子面前不断的重复这个事情,你这样对孩子的伤口上撒盐,但这孩子明显已经习惯了,然后她老公也一起来的,我劝她老公,她老公认为他老婆已经偏执了,他老婆也需要心理疏导,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真的有时候你会发现真的不可逆啊,那如果就是没有心理疏导,这孩子一辈子真的就毁了。
当时我给她联系了一个打工子弟学校我说让孩子先上学,联系好了,最后她也没去,所以这是一个什么情况就是真的不可逆。
所以对于我们无论是现在已经是家长了,还是将来可能成为家长,我们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在意识上要提升,不是说身边都是坏人,我们要告诉孩子这世界依然是美好的,大多数都是好人,但是我们需要提醒孩子什么样的情况下你要拒绝和反抗,你要先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最重要等等。
今天时间有限,我不能详细的讲,这个话题很沉重,但我们去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去上课的时候是需要快乐的互动的,那我们给孩子上课的时候,那整个都是有许多游戏互动情景模拟,包括让孩子一起来演练。
然后我们最近还研发了一个娃娃,“会叫的海报”,就是会说话的娃娃,当你触碰她不同的部位的时候,这个娃娃就会说话,非常严厉坚决的拒绝说“妈妈说了,这里不能碰”,就是让孩子在这种趣味当中学习这种自我保护的知识,大家可能觉得这些有用吗?
还真的有用,我家大女儿今年刚刚3岁多一点儿,比如有的时候爸爸抱着她屁股有点露出来,她就会叫“爸爸,隐私部位!隐私部位!”,所以,这些东西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她是有意识的,很小的时候你不要吓唬她。
要逐步的科学的告诉孩子性器官的名称,
家长要做这件事。
千万不要给她讲具体的案例,大家是成年人我可以讲具体的案例,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千万不要对她进行恐怖教育,只要告诉她那些地方是隐私部位不能随便碰,如果作为家长而言,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要逐步的科学的告诉她性器官的名称,家长要做这件事。
觉得跟孩子说性器官的名称,哎呀肮脏啊羞耻啊……其实是我们用我们的观念传达给了孩子,如果孩子从小认为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平等的,都是身体的部分,我们出去不随便说只是因为它的私密性的话,孩子就不会觉得这是不可言说的,不会觉得忌讳,不会觉得性是肮脏的,如果她要是遭遇了什么伤害,她也是能够说出来的。
而且一般而言,她如果有这个觉醒的话,别人也很难对她进行伤害,真是有大量的案例表明,或者是说自己去分析身边发生的事,绝大多数叫“拣软柿子捏”,不光是对孩子啊。
比如说职场性骚扰,如果说一个人一开始在试探,他都是在试探你,如果他发现你还有底线可以向下走,好,他就会继续,如果你一开始就非常强硬地拒绝他并且划清界限,他根本就不敢有下一步。
对孩子而言也是,如果说他的权利意识被唤醒的话,其实,他一发现,要相信孩子的第六感,包括我们大人,如果别人是不正当的,明明是可以不碰的情况下去做一些很奇怪的举动,孩子是会有感受的,其实大人第六感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这些表现。
那还是说时间关系,我们的教学除了孩子以外还有针对家长的,包括说误区啊,怎么教孩子啊,孩子出现哪些异常行为值得警惕啊,包括一些法律法规啊,如果孩子遭遇性侵了身为身边人应该怎么办,这些都有,详细的不细讲,但是我们确实是希望这个电影它能够唤醒的是更多人的一种意识,真的,它不是电影里发生的,现实中比他严重的还有很多。
所以,同时我们也是希望作为女童保护这个公益组织,我们也是希望有更多人加入。我们虽然叫女童保护,但我们所有的授课是男女同堂的,我们的宗旨叫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治理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
所以,未来的日子我也希望我们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同时也能够(把这个电影)传播出去。因为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它本身更能够唤起更多人共鸣的一种作品。那我今天就不多讲了,谢谢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也可以交流。
大家永远都会用这种“荡妇”来羞辱到这个孩子身上,这是非常的不公平。
观众:
谢谢,其实我也不是有问题。可能因为我本身也是女性嘛,我在微博比较关注这样的事件,关注了很多。我想跟大家讲,刚才老师也讲了很多关于女童保护、儿童性侵这些后续的处理,我觉得可能我们文化当中还有一些偏见吧(孙:非常大的偏见)。
对,尤其像这个女孩她被性侵了之后,包括我有时看微博的评论,都会有:这个女孩子已经十几岁了,她又爱玩儿,爱穿漂亮的衣服,还戴假发…… 因为女孩子爱漂亮什么,那就是她本身有错,他不会去想,这个孩子还没有成年,她还没有这个分辨能力,大家永远都会用这种“荡妇”来羞辱到这个孩子身上,这是非常的不公平。
孙雪梅:
包括一些小男生遭遇性侵之后,人家会说“谁让你那么娘”,对吧,其实这对男孩子也是不公平的。有一些我刚才也是没有讲的,“女童保护”一方面自下而上我们做教案,我们培训讲师去和孩子、孩子家长去讲课。
另外一方面我们就做自上而下的推动。因为我们是媒体人发起的,所以我们就想扭转至少是逐步的扭转这种观念就是说,如果孩子遭遇性侵首先这不是他的错,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当孩子真的遭遇性侵之后,周围的舆论才杀人啊,这是很厉害的,让很多孩子走不出来的往往就是周围的这种指点,或者说是另眼相看啊之类的,所以我觉得有一点就是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至少可以从我们身边做起。
当发现我们身边有孩子受到这样的伤害,我们正常平等的去对待他,你不需要去指点他,你也不需要去给他过多的关爱,过多的关爱也是伤害,因为他会觉得因为我受伤了,我跟别人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这一点现在在觉醒,我也真的觉得这应该是很多人应该一起来呼吁的一件事儿。
观众:
是,当然除了我们自己要有这个意识以外,我觉得确实是需要民间的声音去推动立法,就是对于儿童的侵害我觉得应该要加大处理的力度。
我关注很多儿童侵害的案件最后因为证据不全(导致犯案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因为儿童他的表述能力也是有限的,可能事情发生的当下是没有告知大人的,后期取证像刚才这个电影里面这样,再去取证可能就没有了,就是没有一个很确实的证据去证明。
孙雪梅:
不光是这样。性侵儿童案件多隐蔽呀,那么隐蔽,有些时候孩子指认了,犯罪嫌疑人也认罪了,但是没有实际的证据,就没法定罪了。
所以现在推动了一条叫司法层面上的,如果孩子指认了,这个犯罪嫌疑人也认了,又没有逼供的情况下,能不能定罪。对不对,这些其实要做的事情特别特别的多。
还有就是,如果这个人有性侵儿童的前科,他几年之后出狱后,他还能不能再从事跟儿童相关的职业。
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共识要形成,
其中一条就是“儿童权力最大化”
在中国现在是没有法律的限制的,教师法里现在可能有一些,但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情况就是,因为有很多人是这样的,如果他出狱以后他还会二次犯罪的, 美国的司法部不是有一个统计——17%的有性侵儿童前科的人他会再次犯罪,那对于这些人,美国有GPS手环脚环跟踪,然后不允许他从事跟儿童相关的职业。
中国是没有的,中国是浙江的慈溪和上海的闵行在探索尝试,但一探索,既然就有人说,“啊,你这个侵犯人权啊” “人家已经出来了,你怎么不给人家改过自新的机会呢”。问题是,不是啊,我们应该分级别啊,不是吗,多少年你没有类似的行为,那OK,但是你也不能从事跟儿童直接接触的职业,你有很多其他选择的权利啊,对吧。
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共识要形成,其中一条就是“儿童权力最大化”,那这个是学界还有我们公益界在推动,这个我觉得在未来的几年可能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至少我觉得慈溪和上海的闵行探索之后,我们希望它去推动全国去实行。
实际上有的时候我真的是想不明白,像德国、波兰、韩国……很多国家已经都化学阉割了,如果有性侵儿童的,好,那就化学阉割嘛,你不是控制不了你自己嘛,没问题啊,那就让你失去性功能。
现在我们根本就不敢提哈,为什么呢,其实我们也不想那么激进,因为我们也是合作的态度,一步一步来嘛,但是呢,现在已经开始探索了,对于那种有多次性侵儿童,严重的犯罪者以及真的有生理心理上疾病的娈童癖,那我们就可以尝试化学阉割,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
观众:
谢谢老师,我就是希望大家看了这个以后都能有这种意识吧,就是发生了这种情况以后,错的不会是孩子,他是未成年人,保护他是第一位的,然后我们应该指责的是做出这个行为的大人,让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无法立足,这样事情才有可能从根源上去防止它,大家因为害怕受到这样的惩罚,才会减少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孙雪梅:
对。一方面是法律上更严厉,另一方面是大家道德上去辅助,确实是这样的。然后大家也可以,比如说我们“女童保护”有官方的微博,就叫“女童保护”,微信是“女童保护”的全拼,也欢迎大家跟我们互动,里面有很多教学的材料,包括跟孩子上课的,家长上课的这些都有,会有一些视频。感谢今天大家的到来。
BC活动丨本周六下午,《暴雪将至》映后赛人与导演深度对谈,戳购票链接: